看了这部纪录片才知道,我们对野生动物了解得太少

2020-02-23    

最近这些日子,“野生动物”四个字可能是我们闲聊话题的高频词汇了。

生而为人,我们与野生动物究竟应该如何相处?

仅仅是不吃它们就够了吗?

某些动物因为会传播某种病毒,就应该让它们消失在这个世界上吗?

不光是我们的孩子会问,我们自己也应该认真地考虑这些问题。

很多时候,害怕或者厌恶的情绪,都来源于不了解。

最近,我看了一部豆瓣评分9.9分的神作,纪录片《七个世界,一个星球》。

这部纪录片是由BBC的主创团队历时4年,超过1500多人参与拍摄制作的,他们到访了世界上40多个国家,才拍出了这部7集的纪录片。

一集一个大洲,探索那里奇妙动物和生命故事。

外景主持与配音,由“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与BBC合作了60余年的戴维·阿滕伯勒爵士担纲重任。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老先生是1926年生人,仍然坚持到一线拍摄了这部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堪称“每一帧都可以截图当壁纸”,最多珍贵的动物镜头,会让你身临其境。

我先简单放几张图,大家感受一下:

非洲草原的捕猎联盟:

澳大利亚的袋鼠:

南极洲神秘的海底世界:

以及亚洲中国抱团取暖的川金丝猴。

我刚看完第一集,就深深地被这部纪录片打动了。

绝望与希望,残酷与亲情,破坏与挽救……生命无需任何语言,只是看着这些动物如此用尽全力地活着,就会让人油然而生敬畏之情。

海豹妈妈的选择

南极洲在大约200年前才被人类首次发现,这是全球环境最恶劣的地方,98%的面积被冰雪覆盖,陆地面积约是美国的1.5倍,生命迹象罕至。

但有一种哺乳动物,在这里顽强地生活着,这就是韦德尔氏海豹。

一只海豹妈妈产下了小海豹,但是海豹幼崽在出生后的10天内,是不会游泳的,只能被困在海冰上。

虽然现在已经是春季了,但是气温仍然在零下40摄氏度。海豹妈妈会用自己的身躯遮挡着暴风雪,让小海豹依偎取暖。

连续几天的暴风雪,海豹妈妈也撑不住了,它将被迫面临最艰难的选择:是留下来守护幼崽,还是到水中去寻求庇护?

前者虽然还有一线生机,但更大的可能,是母子俱亡;

而后一种选择,海豹妈妈则可能永远失去自己的孩子。

最终,野生动物求生的本能,让它还是选择了跳入水中,留下了暴风雪中苦苦支撑的海豹幼崽,无助地趴在冰面上,瞪着绝望的眼睛,等待命运的判决。

数天之后,暴风雪终于停了下来,海豹妈妈从水中浮出。

它看到别家的幼崽已经毫无生命迹象,于是开始焦急地呼唤自己的孩子,一声、两声、三声,终于得到了回应:它的宝贝,还活着!

这是令我第一次泪崩的镜头。

小海豹努力地向妈妈爬过去,妈妈也迫不及待地迎接着自己的宝贝,并示意它跟自己一起下水。

已经学会游泳的小海豹,终于可以和妈妈一起回到相对温暖的水下,这里的水温,可以达到零下2摄氏度。

这个春天,它们应该可以平安度过了。

座头鲸的盛宴

南极洲与南美洲分离之后,一路向南漂移,由此形成了环绕南极洲的洋流,这是现今地球上最为强劲的洋流。

这里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的海洋觅食地之一,赶来觅食的动物中,有些采用了复杂的捕食攻略。

座头鲸每年夏季都会来参加盛宴,数量庞大的磷虾就是它们的美味食材。

聪明的座头鲸是怎样享用它的大餐的呢?

它们先吐出气泡,编织出一道磷虾无法穿越的气泡网,再向内螺旋上升,将磷虾群收拢集中,然后,啊呜一口……

南极洲的夏季食物非常丰饶,座头鲸能在这里获得全年所需的脂肪装备。

可谓是“吃一季,管一年”。

那句“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俗语,讲的就是这种食物链关系,不同环节的生物数量相对恒定,才能够保持自然的平衡。

认窝不认娃的信天翁

南极洲上,生活着一种叫做灰头信天翁的鸟类,这对信天翁夫妇,正在抚养它们近两年来唯一的孩子。

一开始,两夫妇的分工很明确:一只为雏鸟遮挡凛冽的寒风,一只飞出去觅食。

但是随着雏鸟饭量的与日俱增,“单职工家庭”已经不能满足它了。

为了能够觅得充足的食物,信天翁夫妇必须同时外出找食。

离别,变成了一个重要的抉择,小小的信天翁雏鸟,将要第一次独自面对这个世界。

它在鸟窝里眼巴巴地等待父母的归来。

但是,随着气候的变化,南极洲的暴风雨更加频繁,威力更强劲。

如果幼崽被大风刮出巢穴,通常只能勉强存活数个小时。

这只独自在家的幼崽也掉了出来,艰难挣扎着。

信天翁爸爸回来了,它看到自己家的巢穴空了,着急地四处寻找,而其实,它家娃就在巢穴下方。

但是,信天翁爸爸却对自己家娃的呼唤毫无反应,似乎完全不认识它了。

原来,信天翁识别自己孩子的方法及简单又直接,还没啥技术含量,那就是——认窝不认鸟。

任凭信天翁雏鸟如何在窝外触碰、呼叫它的爸爸,爸爸都是一脸冷漠。

下面这个镜头让我直接笑疯,信天翁爸爸脸上仿佛写着三个字:你哪位?

一看爸爸这么“六亲不认”,信天翁雏鸟开始自救,它努力地想要爬回自己的巢穴,一次,两次,掉下来,再爬,从不放弃。

因为无论多难,它都要回家。

终于,雏鸟爬回了自己的巢穴,而信天翁爸爸也马上认出了自己的娃,开始热情地把幼崽藏在自己身下,为它挡风遮雨,亲情纽带迅速重建了。

过去的十五年,灰头信天翁的数量已经减少了一半,因为无法适应变化的气候,它们正面临着灭绝的边缘。

我不知道,这个“认窝不认娃”的技能,是否也是它们数量骤减的原因之一。

以德报怨的南露脊鲸

许多年以来,人类的捕猎技巧不断更新,他们毫不留情的捕杀海洋生物,险些导致巨型鲸类销声匿迹。

而南极洲的南露脊鲸,就是伤亡最惨重的鲸类之一。

这是一种生性好奇、毫无戒心的鲸类。

当捕鲸船出现时,它们不但不会躲开,还会毫无防备地主动靠近。因此在捕鲸者的眼中,这也是一种很“方便猎杀”的鲸类。

正因如此,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就有3.5万头南露脊鲸遭到猎杀。

如果把这个统计样本放大,你会发现——

在南极海域,有超过150万头鲸类在近几十年相继遭到猎杀,人们从它们身上剥下厚厚的脂肪,制造人造黄油和肥皂。

目前记载的体积最大的蓝鲸,体长33米,寿命超过了100岁,但是它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内,就在捕鲸厂里惨遭肢解。

198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通过法令,禁止商业捕鲸,日本、挪威和冰岛除外。

渐渐地,南露脊鲸的数量已经增加到了2000多头。

而更让人感动的,是它们对人类的态度,从未改变。

足以让人类汗颜的是,上面这个镜头中与人类和谐相处的南露脊鲸,很可能经历过残忍的被屠杀的年代。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但愿我们能够多做一些什么,也希望一切都还来得及。

写在最后的

据统计,南极及其孕育的无数生命,每年吸收大气中碳元素的含量,是亚马逊雨林吸收量的两倍以上。

因此,保护南极洲,不仅仅是在保护这里多样的生命。

南极洲的部分地区,气候变暖的速度是世界其它地区的6倍,如果这一趋势持续下去,所有极地生物的处境都将岌岌可危。

最近的测试,南极的气温,更是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8.3度。

整个南美地区,每五秒钟,就有一片足球场大小的林地消失。

过去40年里,东南亚地区有三分之一的森林遭到严重破坏。源于森林的木材和物产,销往了世界各地。

红毛猩猩、苏门答腊犀牛和成千上万的其它物种,在这里繁衍生存了数百万年,却在短短几十年里就面临销声匿迹的危险。

地球属于所有生物共有,作为最富有创造力,同时也是最具有破坏力的人类,应该给这个星球多创造一些美好。

纪录片的摄制人员提到南极冰川消融的问题,忍不住潸然泪下。

科幻小说《三体》中提到:

“一个人不可能毁灭一个世界,如果这个世界毁灭了,那是所有人,包括活着的和逝去的,共同努力的结果……”

这地球真美,它属于所有纷繁复杂的生命,而保护地球,则需要我们所有人类共同的努力。

以上。

- 作 者 -

Summer姐姐

资深电视人、综艺达人

热爱一切八卦,对世界永远好奇

猫奴、吃货、爱购物

在意生活品质,更喜欢种草

坚决不过“没必要”和“差不多得了”的生活

倡导美好的亲子生活方式

文章版权归壹父母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壹父母助理

阅读:【8 点赞:【 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