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宠物安乐死的背后,是残忍还是无奈?

2019-11-21    

前几天一篇名为"美国每年对120多万只狗狗进行安乐死"的帖子引起了讨论:究竟是否该对宠物进行安乐死?
 



看了很多网友评论,没几个评论说到了重点,很多极端的评论经不住讨论,也毫无逻辑可言。比如"人类无权决定宠物的生死","安乐死残忍,不人道必须杜绝","如果动物收容所可以对对动物进行安乐,那动物收容所的意义是什么?"

小编在动物收容所工作也是三年有余,在这里要借这篇文章,让大家见到一个真实的"安乐死"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

安乐死和残忍,是不能划等号的。

什么人在坚决反对安乐死?

美国英国德国等大部分动物救助思想先进的国家,都在实行安乐死制度,为什么还有很多国人在反对这种做法,究竟是什么人在反对这种做法?

宠物行业呆了很多年,接触到了很多所谓的动物救助者,动物保护者,其中有一部分确实是对动物保护这件事有着独特的执念。只要有人稍微有一点思想和他们不合,就会遭到口诛笔伐。

通过和这种人的接触,小编发现他们有几个共同的特点:

1. 教育水平和社会地位较低;

2. 经济条件较差,大多数都在依靠捐款或少量的工资救助动物;

3. 虽然对动物救助非常乐衷,但实际上对宠物行业和动物医学一知半解。

其实很多发生的"爱狗人士高速拦车""动保人士示威宠物店",基本上都是由这一类人发起的。而那些正常的理智的动保人士,人家压根没时间也没这个念头去做这种极端的事情。

其实这些人如此强烈抵制安乐死,他们的理由小编还是非常认可的:小编也认为安乐死的确是一种残忍的做法,像西方国家超过XX天未被领养就安乐死的做法,小编也觉得稍显残忍。

但接下来请听小编站在动物收容所的角度,让大家理智了解一下:动物安乐究竟是干什么的?

1. 安乐不一定代表残忍和不负责

对于一些养宠家庭,如果不想饲养自己的宠物了,对宠物进行安乐处理,肯定是不提倡的,这种安乐行为就是不负责的安乐行为。

但对于动物收容所来说,事实往往不似你所见。

动物收容所有大量无主动物,任何一只都有随时感染疾病造成疫情的风险动物收容所有各种你想象不到的治疗费用高昂的疾病动物收容所物资和人力非常紧张,每一只生病动物都会占用大量资源有些疾病需要长期无休止的治疗,甚至治疗效果和治愈率往往不够理想收容所和家庭不同,随时都有新的需要收容的动物等待入住。

从某种角度来说:动物收容所一旦选择对某一只动物进行安乐处理,实际上不止是终结了它的生命,而是为了拯救更多的生命。

举个例子不难理解。

例如,对于急性肾衰竭的狗,可能对家庭来说每个月用2000左右的金钱维持生命压力不大。但对于一家普通的动物收容机构来说,为这种动物投入的医疗资金是"零效果的"。

因为:这种恶性疾病不是短期能痊愈甚至终身需要护理的,每个月都会产生大量医疗经费。而这个医疗经费如果节省下来,可能能治疗更多的其他动物的疾病,比如治疗一只急性肾衰竭的费用,可能可以治愈3-4只猫瘟和狗瘟。换句话说,这个医疗经费用来治疗急性肾衰竭,可能意味着会有3-4只猫瘟狗瘟会因为没有医疗资金而无法救助。

而且有些疾病治愈率是非常低的,收容所旨在用最少的经费保住更多的性命,不是用大量的资金去和"概率"进行赌博。例如一只晚期的恶性肿瘤狗狗,手术成功率只有不到10%,那何必为这10%的概率去动用医疗经费?这比医疗经费完全可以用于治愈率更高的动物。狗瘟如果发现的早,治愈率能超过80%,还会花费更少的经费,放弃治疗治愈率低的宠物,选择治愈率高的动物,把医疗资金花在刀刃上,才是理智的行为。

很多不明就里的网友,会觉得这样非常不公平,那是因为他们并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他们没有经历过花费逾万,却最终还是没能留住一命的情况,他们就不会考虑,这一万块钱的经费如果用在更需要的动物身上,可能能挽救不止一只。

把家庭单一宠物治疗的理想状态加到规模性的医疗上,本身就是行不通的。

从医疗经费的合理使用这种意义上来说,选择部分治愈率低治疗经费昂贵的动物进行安乐,节省下来的医疗资金更能避免收容所陷入资金周转不灵的困境。

2. 安乐除了控制医疗经费外,还有有效减轻数量压力

收容所的数量和家里养宠不同,都是大规模饲养。倘若有过多动物需要单独护理,这个人力消耗可不是普通人能想象的。

例如如果有过多的黄疸后期的猫咪,需要每天强行人工喂食处方罐头,随时观察。家里有一只黄疸猫,主人尚且很难照顾充足,何况收容所呢?

如果聚集过多这种需要长期照料的动物,那肯定会占用很多时间,导致其他动物可能受不到妥善的照顾。

所以当这种动物聚集过多时,也会选择酌情安乐,减轻照料方面的压力。

除了减轻照料方面的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这种需要长期照料并且依旧难以痊愈的的动物,还会长期占用饲养位。因为这种动物无法被领养,占用着饲养位产生着消耗不说,还会影响后续其他动物的入住。可能因为这种动物长期占用饲养位的原因,而导致后续适合领养的动物无法入住,对收容所的领养效率也有严重的影响。

3. 安乐有时候,意味着"解除痛苦"

有一定动物医学理论知识的人会明白一个:长期且效果甚微的治疗,从某种方面讲本身就是一种虐待。

例如:传染性腹膜炎的猫,再高规格的治疗,每天持续药物注射,也延续不了多久生命;

晚期(注意是晚期)的狗狗细小,抢救2天一点好转都没有,也基本意味着治愈无望了;

体质虚弱的猫咪感染猫瘟后期,同时爆发杯状病毒和其他并发症,也基本上意味着判了死刑;

后期的脂肪肝,产生黄疸,需要每天药物注射或输液维持生命,也并不能延长太久生命;

需要输血治疗的肾脏疾病、需要手术治疗的晚期肿瘤、晚期的频发的癫痫等等等等,我们动物医疗虽然在飞速进步,但仍有太多太多不能克服的难题。

如果以上情况发生在家养动物中,很多主人也会倾尽所有为其治病哪怕只有1%的希望。但这种情况发生在收容所,多数都会尝试性治疗,一旦发现好转无望的话,就会进行安乐的处理。

为什么这么"残忍"?因为已经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这也是帮助它们脱离痛苦的唯一方法了。

所以安乐死,往往都是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才会进行的。

4. 难以领养的老年动物一经发病,也有一定可能会进行安乐

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但不是没有。因为随着年龄的衰老,动物的体质也会日趋愈下。很多年轻动物的疾病,治疗起来可能会很简单,因为免疫力强。但一些老年动物发生一些常见疾病的时候,往往会伴随着很多并发症,或者根本就很难治疗。往往是一个病还没痊愈,又并发了第二个病。对于这种情况也是非常尴尬,治疗起来照顾起来,也是个无底洞。

没有地方会愿意无端给动物进行安乐的,背后都是无奈。即使是像英国德国,小动物保护法那么健全的国家,依旧会对动物进行选择性安乐。目的不是结束他们的生命,而是节省下来的开支,往往可以拯救更多生命。

而那些所谓的口头的"动保"人士,当他们真正经历这种事情,可能就明白了"安乐不是残忍,而是无可奈何"了。结束无需承受的痛苦,帮助更多的生命,比在网络上哗众取宠的口诛笔伐要现实的多。

动物救助需要理智,可能有些人对安乐死这种行为嗤之以鼻,反唇相讥,说着"那些组织有什么资格决定动物的生死"之类的言论,但在这小编要为这些人正名:当一只动物流落到救助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的确是只能靠救助站来决定生死了。就如当一个人饲养了一只宠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宠物的生命也全部都托付给主人了一样。

对于家庭宠物,希望大家理智饲养,不要因一时兴起而饲养,不要因偶尔小病而遗弃,不要因年老体弱而弃养。

借助一段话做此文结尾:

跟那些死板说教相比,我们还算有趣;跟那些刻板偏见相比,我们保持中立;跟那些哗众取宠相比,我们低调含蓄;跟那些过眼云烟相比,我们不离不弃。

阅读:【8 点赞:【 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