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与人,对动物的人道毁灭说不

2016-10-12    

 加拿大是公认的野生动物乐园,其中熊类尤为突出,据不完全统计,全加仅野生黑熊总数就高达48-64万头,且种群数量近年来还在不断增加,此外加拿大还有约1.5万头北极熊、2.17万头棕熊、3.5万头灰熊,等等,在不少城镇,熊类和其它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与人类社区犬牙交互,在公园、街道甚至居民后院发现野生动物的身影,也并非什么离奇事,

然而人和熊、或人和其它野生动物间的故事并非总那么温馨美好,本月初在卑诗省,就发生了一桩不那么令人愉快的“人熊公案”。

 

对人道毁灭说不

 

事件的起因是本月初,卑诗省温哥华岛上的哈迪镇(Port Hardy)有人报告称,一头母熊多次侵入一间活动住房,偷吃冷冻柜里存放的冻肉和冻三文鱼,鉴于这头熊已侵入人类社区,且对居民安全构成威胁,卑诗省政府动物管理局派员射杀了这只母熊。

按照卑诗省(其它省也大同小异)相关法规规定,野生动物如果被证明对人或社区安全构成威胁,市政当局和警方有义务将之人道毁灭,因此动管局射杀母熊的做法是合法的,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屡见不鲜,如2011年10月12日,卑诗省高贵林顶峰中学附近,1只母熊带3只熊仔在校园垃圾箱觅食被抓,结果母熊被人道毁灭,理由就是“垃圾熊”已养成在居民区垃圾箱刨食的习惯,一旦遇到幼童后果叵测。事情倘到此为止,应该不会引发太大的风波。

然而就在动保人员准备收兵之际,意外发生了:一雄一雌两头八周大的小熊突然出现在母熊尸体周围,很显然它们是母熊的子女。为免意外,动保人员用麻醉枪射击并捕获了两头小熊带回,随后责成其同事、女性动保人员卡萨文特(Bryce Casavant)将这两头小熊“人道毁灭”。

没想到卡萨文特未执行指令,反倒将两头小熊送到北岛野生动物保护协会(North Island Wildlife Recovery Association),事情曝光后她被停薪留职,随后她将事件原委在网络公开,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烈争论。

 

动保声浪滚滚来

 

短短两天内,呼吁省环境厅长波拉克(Mary Polak)“刀下留人”,让卡萨文特恢复工作的请愿书,就征集到逾1.7万个签名联署,最早帮助卡萨文特并收留小熊的北岛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负责人坎贝尔(Robin Campbell)认为,处罚卡萨文特是错误的,因为她拒绝杀死两头小熊并无不当——偷窃冻肉并构成对人类社区威胁的是母熊,并无证据证明小熊也偷了冻肉,或对人类社区造成了怎样的麻烦。

工会人士则从职员利益保护的角度为卡萨文特辩护。卡萨文特所属的卑诗省政府雇员工会(BCGSEU)负责人斯蒂芬妮.史密斯(Stephanie Smith)就表示“卡萨文特的做法于雇员操守无亏”,不应受到责罚。她还指责现行野生动物管理法规存在严重漏洞,“实际上将判定野生动物是否构成对人类社会威胁、是否需要人道毁灭的责任交给具体动保人员”,这对于后者而言显然并不公平。

至于卡萨文特本人则坚持认为“我没有错”,她在网络平台连续发声,表示“让全社会知道真相是我的应尽义务”。

当然,“黑熊事件”的舆情远非一边倒,也有人表示“熊仔是否对人类社区构成威胁应由专家评估”,而非由民间人士靠嗓门大小来决定,更有人指出身为政府职能部门雇员,卡萨文特拒绝接受指令并采取将内部处罚公开的做法“于身份不符”,“她有选择的自由,但也必须为这种选择付出代价”。

皮球提到省环境厅,厅长波拉克显然不希望这件已成为轰动新闻的意外成为政治包袱,因此她采取了小心翼翼的谨慎应对:她对媒体表示事件“非常可悲和不幸”,并承认如何处理这类事件是“艰难的抉择”,理应由报考野生动物学家、官方兽医和动保人员等专业人士联合作出,并承诺“认真调查、妥善处理”。

 

“真相只是局部的”

 

随着时间的过去,舆情喧嚣逐渐平息,一些冷静客观的评述开始逐渐浮出水面。

一些媒体指出,此前舆情鼎沸时各方所披露的“真相”其实都是经过刻意筛选、有利于本方论点的“局部真相”。

动保部门并未如实告诉公众,针对野生动物入侵人类社区的人道毁灭,究竟普遍到怎样的程度,他们只是笼统表示“安乐死数量在逐年下降”。

他们并未说谎:过去5年平均每年接到的野生动物入侵警报数为1.9万左右,平均安乐死数量为527例,而上世纪90年代年平均举报数只有约8700,而年安乐死数量则高达700至1600。

但即便527这个数量也已经相当可观,更不用说具体到熊和美洲狮这类猛兽,情况并没有好转:2001年美洲狮安乐死总数只有22头,而去年则高达148头,至于灰熊,过去20年最少纪录为13头,最多为89头,呈忽多忽少的不规律态势,但安乐死占举报比例则一直维持在21%上下。

过去4年间卑诗省已经人道毁灭黑熊1872头,美洲狮352头和灰熊72头,其中有成年的,也有像此次事件中涉及熊仔这样的未成年动物。

一些动物保护专家,如卑诗省预防野生动物侵袭统筹专员巴德利(Mike Badry)等指出,动保组织等所称“动物幼崽对人类社区不构成威胁”的说法是片面的,因为这些幼崽同样习惯了在人类居住地周围觅食,一旦长大成人就可能危及当地居民的安全,如果仅仅将幼崽“放生”却不采取相应措施,它们将要么因无处觅食而饿死,要么成为民宅周围危险的“窃贼”。

一些观察家指出,不少动保组织和动保爱好者对呼吁“救救小动物”十分热心、踊跃,却既无力、也不愿承担短期收容并转移大批野生动物(尤其野生食肉动物)到适合生存且远离人类地带的工作,因为这些工作既费钱费力且吃力不讨好。

那么官方动保部门呢?同样是没人且没钱。

和过去4年数以千计黑熊、灰熊和美洲狮的人道毁灭相比,被有组织迁徙放生的黑熊只有不到30头,灰熊和美洲狮则更少,至于这些放生黑熊的存活率,更是天知道。之所以如此,自然是因为一缺经费,二缺人手。

BCGSEU的报告和许多观察家的评论指出,尽管近年来省府勉为其难地增加了40个动保人员的编制,但和十几年前相比,省政府动物管理局变得越来越像个“衙门”,非一线的脱产管理人员比例越来越高,尽管由于城市的扩大,野生动物入侵人类社区事件发生率高出一倍多,但2012年较2001年一线动保人员比例下降了32%,在某些人手特别紧张的地方,一名动保人员要干9个人的活。

2011年高贵林顶峰中学“黑熊事件”中,3头遗留下的熊仔未随母熊被人道毁灭,而是被收容,当时当地警方曾指出,这一裁决是“一个意外和惊喜”,是一种“灵活处理”。事实证明,“惊喜”不仅需要情怀,更需要资金、人力的持续投入,否则幸免于人道毁灭的熊仔充其量只能是挂一漏万的幸运儿,且能否一直幸运下去也还很难说。

阅读:【8 点赞:【 赞一下